“你媽媽這么多年沒見你,肯定有她的難處,聽你爹在信里說,你媽現(xiàn)在有錢有地位,就是沒錢沒地位你也得認(rèn)。我的憨娃啊,你要是不認(rèn)你親媽,就是讓你媽罵我,你媽媽肯定會埋怨你奶奶沒有把你帶成人。”奶奶對陳年說。
接到母親的信沒多久,大學(xué)的通知書也來了,大連經(jīng)濟學(xué)院。
陳年到北京來看媽媽,從北京南站坐車到復(fù)興門,再到頤和園和香山之間的一個軍隊大院,開門的姥姥告訴他,“你媽沒跟你說清楚嗎?你怎么偏偏選在她出門開會的時間來哪?”陳年哭了,在姥姥家巨大的客廳里,姥姥似乎一直在他對面,姥爺一直在沉默著。
姥姥讓勤務(wù)員帶陳年去住招待所,5天后,母親笑吟吟站在門口,“明天你搬到我們公司的旅館住,旁邊有一個烤鴨店,以后就在那里吃飯。”《歸去來》中如此描述當(dāng)年的場景。
陳年沒有接受母親給他安排的路,他回大連讀大學(xué)。1988年,是中國文化突然爆炸的一年,陳年籠統(tǒng)地接受了很多教育。
大學(xué)讀了兩年,被勒令退學(xué)。“學(xué)而優(yōu)則仕的路被堵住了,”“我就那樣被扔在人海里,”陳年回憶當(dāng)時的情景。然后就胡混了,東跑跑,西跑跑。
1994年,陳年來到北京。以后的生活非常的碎片化,給《北京青年報》天天寫稿,用了一個筆名“驚鴻一瞥”,寫Windows95,寫酒吧,寫婚紗攝影,那時候,陳年每個月有3000多的收入。
“后來做《書評周刊》,余華就跟我們非常好了,還有李銳、董鼎山這些老人。1998年,余華寫了一篇文章,《活著是生命唯一的要求》,那時候我還很幼稚,余華在那個時候就把這個問題想明白了,生命沒有意義,生命唯一的要求就是活著!
那時候每天都過得特美。一度,陳年博客的簽名是“誰不是時代懷胎的歷史人物”。那個時期,陳年認(rèn)為所有的人都應(yīng)該讀羅素的《西方哲學(xué)史》,并以此為起點;他也會“毫不猶豫地說,余華當(dāng)然比柳傳志重要很多”。
花20元打車喝杯50元的咖啡
在做卓越網(wǎng)的時候,這些東西被一點點地打碎了,陳年總說合伙人雷軍的一個笑話:剛開始做卓越時,雷軍問陳年,“黃仁宇是那個公司的”?
“我在2000年時,和自己過去的作為是極端對立的。2000年我們發(fā)布的所有東西是非常媚俗的,連股東都看不下去。在2001、2002年,我對他們說,商務(wù)印書館的書絕對不能進卓越網(wǎng)。在前期積累的時候你必須迎合商業(yè)社會。”
那時候忽然間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事情,“一個商業(yè)平臺遠遠大于自身,在卓越網(wǎng)的時候,我最自豪的是什么,我讓余華的書賣得非常的好,我讓大眾熟知了黃仁宇……。所以你不是為了做它而做它,你在這個過程中,你把自己原來想做而做不了的事都做了!
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時代,有一個重要的概念,叫去中心化,就是說,人人都那么回事,沒有中心。”
2000、2001……2004年8月份,卓越網(wǎng)7500萬賣給了亞馬遜。”陳年說,“我過得很煎熬,我買碟,給中國的B2C找了一條活路,”
“我覺得熬的時候,你不覺得在熬。當(dāng)時的信心來源于你對賣東西熱愛,而且自己騙自己,你在做一個很重要的事情。大家都很苦,其實在2004年之前,互聯(lián)網(wǎng)整個都很苦,所以我覺得是集體騙自己!
煎熬之外,他選擇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詮釋自我的不同。
“不超過5分鐘的思考,為任何一種5萬元以下的東西買單,只因為足夠名牌簡潔到看不出任何名牌,我的這種做派,被朋友定義為和錢有仇。常;20元打車喝一杯50元的咖啡,花30元打車吃一碗10塊錢的拉面。”
他的價值觀再次被修正!安还苣闩碾娪斑是研究哲學(xué),只要你的價值達到了物以稀為貴的地步,那么有錢人一定會掏錢的,有錢人一掏錢,你就有價值,反之,就沒價值!
這個時候,讓陳年覺得安全的,就是銀行存款阿拉伯?dāng)?shù)字后面越來越多的零,因為,他成為一個陀螺,“身在這個月,必須思考下個月,身在這個季度必須思考下個季度,我們一定要快!彼^察自己圈子里的那些人,“大家的注意力久久集中在婚前協(xié)議和轉(zhuǎn)移老婆注意力;初為人父者,算出了培養(yǎng)一個孩子大抵要180萬到300萬不等!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