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鹽總公司:食鹽儲備充足能夠滿足群眾需求
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中國鹽業(yè)總公司17日發(fā)布聲明稱,已向各地下屬鹽業(yè)公司下發(fā)緊急通知,要求各地鹽業(yè)公司立即啟動應急工作機制,加強生產組織和銷區(qū)市場管理,確保食鹽供給。中鹽總公司還表示,目前食鹽儲備十分充足,完全能夠滿足群眾需求,請消費者不要相信謠傳,不要盲目搶購囤積。
據了解,受日本地震引發(fā)的核電站事故影響,網絡上出現了海水受到污染,今后生產的海鹽不安全、不能食用等傳言;同時還有傳言稱含碘物品可預防核輻射、食鹽要漲價,造成部分地區(qū)民眾盲目搶購囤積碘鹽。
中鹽總公司副總經理董永勝表示,部分地區(qū)食鹽供應出現緊張,是由于短時間內大量搶購所致,這是一種非理性現象。事實上,中國的食鹽儲備非常充足,鹽業(yè)公司一般都會有3個月的庫存量。中國鹽產能達到每年8000多萬噸,而食鹽一年銷量只有800多萬噸,完全有能力保障食鹽供應。
“目前,發(fā)生搶購的地區(qū)鹽業(yè)公司都已經啟動應急預案,啟動國家和省級儲備,實行24小時緊急配送,希望消費者不要盲目囤鹽搶鹽。”董永勝說。
專家:吃碘鹽防輻射沒有科學依據
本報濟南3月17日訊 針對近日社會上流傳的吃碘鹽能防止核輻射的說法,本報記者17日采訪了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輻射防護安全所所長于希榮。他表示,食用碘鹽含碘極少,達不到預防核輻射的目的。據山東省醫(yī)學科學院放射醫(yī)學研究所副所長鄧大平介紹,目前市場上銷售的碘鹽含碘量較少,每公斤碘鹽中碘含量僅為20-30毫克,而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,如此折算一下,3公斤多的碘鹽才能達到一片碘片的含量,所以用碘鹽阻斷放射性碘幾乎不起作用。
省衛(wèi)生廳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長邊建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碘鹽不可亂吃、多吃。一方面,鹽的攝取量增多,會引起高血壓,并給腎臟帶來過重負擔甚至損傷。目前我省人均鹽的攝入量12克,已經高于6克的國際標準。再者,碘的攝入過多,也會造成碘性甲亢等疾病。因此,為了預防輻射而大量吃碘鹽不可取。
省鹽務局:山東食鹽供應無憂
本報濟南3月17日訊 省鹽務局辦公室主任錢秉軍17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山東省內食鹽95%左右為地下鹵水制鹽和井礦鹽。目前,山東省食鹽的實際生產能力是120—140萬噸/年,實際產銷量在80萬噸左右,約占全國食鹽產銷總量的1/10。此外,我省食鹽生產、批發(fā)企業(yè)的食鹽儲備,可維持2個月的正常銷量,供應沒有問題。
3月17日,濟南市鹽務局局長陶孝武告訴記者:“濟南市碘鹽庫存充足,除有2500噸政府儲備鹽外,還有1000噸自存鹽。”至于市民擔心“海水受污染后鹽的質量下降”問題,陶孝武解釋說,濟南地區(qū)的鹽主要來自肥城、泰安兩個大鹽場,屬于井礦鹽,采自地下,市民可以放心食用。
青島市鹽務局局長紀家棟17日表示,青島市現有儲備食鹽6000余噸,小包袋裝食鹽4500噸,可以保證市民兩個月的食用量。紀家棟介紹,青島的食鹽,主要從濰坊調海鹽和泰安調井礦鹽,兩種食鹽各半。“但是,這個海鹽不是大家理解意義上的海水制鹽,而是濰坊的地下鹵水制鹽。海里面曬的鹽,青島年產10萬噸,都是工業(yè)鹽。”
省物價局:堅決打擊惡意囤積哄抬價格
本報濟南3月17日訊 省物價局17日下發(fā)緊急通知,要求各食鹽經營單位必須嚴格執(zhí)行政府規(guī)定的價格,堅決打擊造謠惑眾、惡意囤積、哄抬價格、擾亂市場等不法行為。
各級物價部門將在當地政府統一領導下,適時啟動價格異常波動工作預案,各食鹽經營單位必須嚴格執(zhí)行政府規(guī)定的價格,同時嚴密防范食鹽搶購脫銷現象向醬油、方便面、瓶裝水等其他食品領域,和口罩、消毒液等防護用品擴散。必要時將依法實施價格干預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