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天上午,煙臺市民趙先生反應,最近,他每次去機場“打包”行李,打包的紙箱子上都印著“南山莊園”葡萄酒的廣告。“打包的紙箱子是我花錢買的,我還要帶著箱子到處給他們打廣告,心里很不甘心!”趙先生很愁悶。
記者暗訪:每個打包箱都印有廣告
4日上午,YMG記者來到煙臺萊山機場。大廳右首,乘客拖著行李排隊“打包”。兩名身穿工作服的機場工作人員忙得不亦樂乎。旁邊放著一大堆用來打包的紙箱子。記者發(fā)明,紙箱上全印著“南山莊園”葡萄酒的廣告。有標識、電話號碼,最底下一行印有“煙臺南山莊園葡萄酒有限公司祝您一路平安”的字樣。
“我給北京朋友捎的是大櫻桃,箱子上卻印著葡萄酒的廣告,容易讓人產(chǎn)生曲解。”煙臺市某團體公司的張經(jīng)理無奈地告訴記者,因為包裝“廣告”誤導,經(jīng)常產(chǎn)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煩。記者現(xiàn)場看到,不少乘客攜帶泡沫箱走進機場大廳。工作人員提示,如果泡沫箱內(nèi)裝的是海鮮就需要打包,因為泡沫箱“容易碎”。記者懂得到,海鮮打包,每個紙箱需要18元,其它東西打包需要15元。
乘客:不想被逼迫廣告
“我不想要帶廣告的紙箱子,你能不能給我換個沒廣告的?”記者以乘客的身份詢問。工作人員說:“沒有,就這一種。”
在候機大廳,記者隨機采訪了8位已經(jīng)“打包”的乘客,其中5位表現(xiàn)不盼望包裝箱上印有廣告,一位表現(xiàn)“很反感”,另兩位表現(xiàn)“無所謂”。
“這個打包箱我花了18元,箱子是我有償購置的,商家沒有經(jīng)過我容許,憑什么在我的東西上打廣告?”市民林先生告訴記者,他經(jīng)常乘坐飛機出差,飛機上供給的食品包裝袋、餐杯等用品大多印有某某航空公司的廣告,但那是免費供給的,乘客沒有異議,而打包的箱子則是乘客花錢購置的,“強行”植入廣告,乘客不能接收。
市民陳先生則說,機場有償供給的打包箱不應當侵害乘客的權益,可以供給兩種箱子嘛,一種有廣告,一種沒廣告,當然有廣告的在價格上要相對優(yōu)惠,這樣就照顧到了乘客的心情,給了大家選擇的權利。
律師:乘客有權請求去除廣告
煙臺西政律師事務所的曲學松律師:機場的這種做法雖然法律上沒有明白禁止,但是客觀上起到了廣告、宣傳作用,而且很可能使貨物的接收者產(chǎn)生誤判,所以乘客(托運人)可以請求機場去除包裝上帶有廣告性質(zhì)的標記或文字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