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兗州市文明辦與齊魯網(wǎng)拍客團兗州站合作開展“兗州鄉(xiāng)村文明行”活動,兗州拍客走進兗州社區(qū)農村,用相機記錄兗州10年新變化,感受黨的好政策彰顯兗州新文明。這次“兗州鄉(xiāng)村文明行”遴選19個行政村作為兗州市新亮點、新名片,用圖片的形式展現(xiàn)兗州的農村新魅力。在活動期間,齊魯網(wǎng)拍客團兗州站將連續(xù)報道“兗州鄉(xiāng)村文明行”活動。9月24日,兗州拍客走進“兗州鄉(xiāng)村文明行”活動第一站:新兗鎮(zhèn)小馬青村。
小馬青村文化廣場
小馬青村村民別墅
建村年代久遠 眾多古跡彰顯歷史底蘊
小馬青村位于兗州市新兗鎮(zhèn)南部,東與牛家樓村為鄰,西和鮑家林村接壤,南與大馬青村相連,北與小官莊、李家樓村相毗鄰。小馬青村建村年代久遠,古跡甚多,有唐朝神龍二年(706年)立“范洪恩塔記”石碑,明朝鎮(zhèn)國將軍朱陽鉸墓等,村南有龍山文化遺址。馬青之名最早見于明朝墓碑。明初該村東南曾設皇營,駐有大批兵馬。這里長滿青草,是放馬的牧場,稱“馬青”。又因和南邊的大馬青村對稱,故名小馬青村。
兗州經濟強村 多次獲得示范村稱號
1978年時,小馬青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12.6萬元。2000年,農村經濟總收入5860萬元,人均純收入4880元;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總額4800萬元,純收入680萬元。該村是全兗州市五強村之一,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名列全兗州市第三。1995年6月,小馬青村被濟寧兗州市政府授予“模范村民委員會”稱號。1996年元月,被山東省建設委員會、山東省人事廳授予“村鎮(zhèn)建設名星村”稱號。1997年6月,被中共山東省委授予“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”稱號。同年8月,被山東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授予“安全文明村”稱號,被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“文明村居示范點”稱號。1998年11月,小馬青村被授予“山東省模范村民委員會”稱號,被山東省政法委命名為“普法先進村”,被中共濟寧兗州市委、濟寧兗州市人民政府授予“兗州市級文明單位”稱號。
實施舊村改造 被授村鎮(zhèn)建設明星村
80年代,小馬青村的住房大多使用鋼筋、水泥、磚、石按規(guī)劃建玻璃門窗。1996年,小馬青村實施舊村改造,啟動新村規(guī)劃建設工程,制定優(yōu)惠政策,鼓勵村民拆舊房、建樓房,興建點式、排式雙層居民小康樓。先后投資1200多萬元將村內8條街道拓寬、硬化、美化和綠化,安裝路燈120盞,有3名專職環(huán)衛(wèi)人員負責街道衛(wèi)生。1997年投資91.7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村委辦公樓,建筑面積1200平方米。1998年投資60多萬元建成容量580立方米秸稈氣化站,村民用上秸稈燃氣,被確定為“省級秸稈氣化示范村”。2000年,全村已建小康樓253棟,80%的村民搬進新居,人均住房面積72平方米。建有農民文化廣場一處,占地2.2公頃。村內實現(xiàn)了通電、通水、通硬化路、通電話、通燃氣、通有線電視、有澡堂的目標。小馬青村被省政府命名為“村鎮(zhèn)建設明星村”“文明村居示范點”。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