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訪的第一站是西夾村。在西夾村,筆者看到在一條南北胡同里,水泥路面已經(jīng)鋪設(shè)完畢,筆直平整的水泥路面有100多米,而在胡同的盡頭,水泥路面拐彎成東西伸展,工人們正在對硬化的路面進行磨光處理,沿街的群眾走出院落,三三兩兩圍聚在施工現(xiàn)場,高興地議論著,喜悅之情溢于言表。在對其中一位群眾采訪時,她說出了廣大群眾的心聲:“現(xiàn)在路修到了家門口,出行方便了,陰天下雨再也不用踩泥了,心里舒坦呀。”雖然群眾對采訪自己表現(xiàn)出了相互推脫,但從他們的言行舉止,筆者能感覺出他們在看到路修到了家門口,心里是樂開了花。
采訪的第二站是高河屯村。在高河屯村,筆者看到主街道已經(jīng)硬化,街道兩旁栽植了綠化苗木,埋設(shè)了排水管道,房前屋后棉花柴等農(nóng)作物秸稈已清除完畢,整個村莊給人一種整潔衛(wèi)生、落落大方的感覺。而在條條胡同里,群眾或正在固定擋板,或正在用鐵锨平攤混凝土。前來采訪的電視臺記者也是忙得不亦樂乎,看到這么多的采訪素材也是一會這兒拍拍,一會那兒攝攝。
張黃村是采訪的第三站。在張黃村,筆者見到村干部正在施工現(xiàn)場忙著指揮工人施工,該村負責人方振響告訴筆者,我們計劃把全村的小街巷全部進行硬化,共硬化小街巷3500米,目前已硬化2600多米,預計再過兩天,小街巷硬化工作將會結(jié)束。
隨行的街道分管負責人表示,他們有決心、有信心在12月10日前完成6個村莊的小街巷硬化任務,年底前完成全部村莊的凈化、美化工作,為打造生態(tài)宜居的新高河奠定堅實基礎(chǔ)。(周文藝)
劉雪華
相關(guān)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