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進一步推動農村養(yǎng)老由經濟保障型向服務保障型轉變,魚山鎮(zhèn)以“關愛老人,建設幸福和諧社會”為目標,不斷強化敬老院管理,針對敬老院的實際情況,制定一系列的新舉措、新辦法,確保老人生活幸福,安度晚年。
財務公開,讓敬老院更透明。為使老人有更為方便的自主生活,魚山鎮(zhèn)政府為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人每月發(fā)放300元的生活基金。并組織老人們選舉懂財務的老人組成院委會、理財小組,專門監(jiān)督并分管財政的支出與收入,以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改善老人的生活上,使老人們的生活得到切實的改善,敬老院的資金使用更加透明。
院民自治,讓敬老院更民主。為了讓老人感受到“老有所為”的樂趣,魚山鎮(zhèn)敬老院成立了專門的生產領導小組,組織有勞動能力的院民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,如種植蔬菜、果樹等等,讓他們從勞動中收獲快樂。在全體院民共同努力下,該院今年春耕工作已經全部完成,種植蔬菜、果樹、開發(fā)了蓮藕池,并飼養(yǎng)了一些家禽,老人們切身感受到了自食其力、自力更生的快樂。
人性關懷,讓敬老院更溫暖。關心老人的日常生活是工作人員的本職工作,該院工作人員除了經常對他們噓寒問暖,還鼓勵老人之間互相幫助,互相關心,以心換心。對生活不能自理需特殊護理的五保戶落實專人負責,打掃衛(wèi)生、洗臉、喂飯等等。對于平時能夠自理的老人,引導老人之間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,F(xiàn)在,如果哪位老人生病了,身邊的院友都搶著幫他打水、打飯,讓這些五保老人真正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。
多方參與,讓敬老院更和諧。為了實現(xiàn)民主管理,該院探索建立了院務管理委員會、民主評議領導小組等民主管理機制,并明確了院內保管員,廚房幫手,家禽飼養(yǎng)員,門衛(wèi)員等崗位職責,確保全體工作人員各負其責,相互監(jiān)督。該院還制定出臺了會議與學習制度,組織老人學習健康知識、先進事跡材料、時事政治等,讓老人們都能擁有一個良好心態(tài);制定出臺財務管理制度,健全會計賬簿,對五保戶的各種供養(yǎng)經費通通入帳,實行錢帳分管,并嚴格審批,確保資金使用安全;制定出臺院民模范評選制度,建立院民好人好事個人考核統(tǒng)計欄,一季度進行一次總結獎評大會,對工作先進者給予獎勵,極大地調動了老人的積極性。(郭真真 馬尤)
馬建霖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