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房間四五平,只放一張床。 ” 煙臺市也呈現(xiàn)了“ 膠囊公寓” 。 記者12日調查懂得到, “膠囊公寓”散布在駐煙高校周邊,一套兩居室的房子往往被分割成七八間單間,每個單間4平方到十余個平方不等,入住的大多是剛畢業(yè)的學生。
■4平米“膠囊”每月房租260元
“4平米左右,能睡覺、有網線,還能放一張小桌子,房租按你每月260塊錢的最低價收,住不。”房東喬家慧走入萊山區(qū)南山世紀華府27層的一套住宅里,指著其中一個房間介紹說。租房客宋尚洋皺著眉頭想了想,最終與喬家慧簽訂了兩個月的租房合同,并當場交付了520元的房租和180元的定金。
這是一套由兩室兩廳住宅改革成的“膠囊公寓”,110平米的總體面積在扣除陽臺和衛(wèi)生間后,被房東用膠合板簡略分隔成了7個單間,每個單間的面積在4平米到10平米不等,宋尚洋住的是最小的一間。
記者與喬家慧聊天時,一位房客對她表現(xiàn)下個月不再租住,她立馬就打電話叫來了新的看房客。她感到租房生意很有門道,許多人不知道單間分的越多越小,就越賺錢,也越供不應求。
談到北京的“膠囊公寓” ,喬家慧說:“我們這兒早就形成膠囊公寓市場了,你繞著煙臺大學走一圈,附近的小區(qū)里滿是5平米左右的小膠囊向外出租。”
煙房地產南山世紀華府分店負責人徐經理介紹,如今全部樓盤已經全部賣出,其中大部分被外地人買走,而且至少有30%是對外出租的。該小區(qū)7號樓二單元樓宇管家遲昆鵬說,他負責管理的二單元共有5戶對外出租的房子,其中3家是分隔成的小單間租出去的。
■房客多為剛畢業(yè)學生,圖便宜住“膠囊”
6月27日,是煙臺大學畢業(yè)生最后的離校日期。李燕云(化名)拿著被子和牙刷,來到學校附近的另外一個小區(qū)——清泉寨小區(qū),成為住進膠囊公寓中的新成員。
李燕云學的是消息系,現(xiàn)在一家網站上班,與李燕云一起散落在各個膠囊公寓里的還有她的9名同學,占到了消息系畢業(yè)生總數的十分之一,他們或者持續(xù)考研或者剛剛工作。
她對現(xiàn)在的工作很滿意,但還沒有與就業(yè)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她每個月拿不到一分錢。李燕云說:“我現(xiàn)在畢業(yè)了,不能住在宿舍,也不再好意思向家里要錢,只能怎么便宜怎么住。”
住在李燕云對門的就是一名大學畢業(yè)后持續(xù)考研的學生,他邊出門邊說:“住膠囊圖的就是便宜,就當住學生宿舍了。”這個男孩子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自習室度過,只在晚上的時候回來睡覺洗刷。
“租住膠囊公寓的也不全是學生,我就在那里邊住。”21世紀不動產的房屋經紀人王先生守著眾多房源,最終還是選擇了一個六七平米的小膠囊。“最重要的就是價格優(yōu)勢,這么小的房間剛剛好。”
房客說:想買房需省吃儉用40年
不過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,即使是最樂觀的租房客,都會表現(xiàn)膠囊公寓只是自己的暫時落腳地。房屋經紀人王先生每天看著大批的房子在自己手里賣出或易手,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其中有一套房子的主人是自己。
“南山世紀華府兩室兩廳一衛(wèi)的精裝房,要價大約在80萬左右,按我現(xiàn)在的工資盤算,省吃儉用每個月省兩千,也要近40年才干買得起。”王先生有點無奈地說。
不過剛剛畢業(yè)的學生們卻對買房顯得有點悲觀,李燕云說她存錢買房子的時間可能要更長一些,再加上以后結婚要孩子,家庭的開支增大后,“可能我這一輩子都得為房子努力吧。”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