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,快遞員的活也越來越不好干了。 記者郭堯 攝
“收入萬元只是傳說,北京一快遞員欲辭職回家開挖掘機!”13日,這樣一條消息引發(fā)關注,微信群里不少好友都拿此事調侃:“原本還想辭職送快遞呢,看來這條路也行不通了,果然挖掘機才是偉大事業(yè)!”記者采訪得知,不僅快遞員辭職普遍,很多快遞網點老板也因業(yè)務下滑紛紛轉行,網上掛滿快遞網點轉讓信息。
網點老板
轉讓——濟南快遞網點或超半數在轉讓
記者在趕集網、58同城搜索“濟南快遞轉讓”,58同城出現368條信息,趕集網333條,其中有一些是重復信息。某快遞員透露,據不完全統(tǒng)計,濟南快遞網點大概500多家,根據網上的轉讓信息判斷,濟南超半數網點曾經轉讓過或正在轉讓中。
隨后,記者以承包快遞網點的名義,隨機聯系到三家有轉讓意愿的快遞老板。
張女士在市中區(qū)經營一家名為“全峰”的快遞網點,她告訴記者,要想接手得交2萬元,包括2000元加盟費和8000元轉讓費,以及交給總公司的1萬押金。將來如果不想干,押金返還。張女士自稱和丈夫經營這家網點半年多時間,每天收件100件,每件賺1元;每天送件100多件,每件賺1.7元,另外,其丈夫平時開車提貨,公司每月補貼2000多元。
另外,張女士雇了一個小伙送快遞,每月固定工資3000元。扣除300元房租和快遞員工資等成本,一個月能賺九千多元。“生意還行,只是因為私人原因,才沒法繼續(xù)干。”雖然張女士并不承認生意不好才轉手,但張女士和記者交流時的語氣并不那么有底氣,事實上,夫妻倆月收入加起來共九千元,其實不算多。
記者聯系另外兩家快遞網點老板,他倆都說,因個人原因想轉行,同時鼓勵記者,只要積極開拓業(yè)務,還是能賺錢的。
算賬——同行低價競爭,收入不如快遞員多
在槐蔭區(qū)做汽修生意的老王5個月前還是個快遞網點老板。2013年7月份他被“快遞掙錢快”吸引,承包了韻達快遞一網點。沒想到堅持了僅一年,就撐不下去了。“干到后來,月收入還不如手下快遞員多。”老王無奈地對記者說。
2013年7月至12月,老王還是嘗到了甜頭,一個月最少賺六七千元,多的時候能到一萬六七千,然而好景不長,進入2014年后生意突然變得難做。
難在哪兒?“同行砸價太厲害!”老王告訴記者,因為快遞高收入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入場,同行競爭愈發(fā)激烈,原本屬于“四通一達”的大蛋糕,分享者增加到11家。有些快遞公司為了搶淘寶賣家這類的大單,將收件價格壓得比成本還低。雪上加霜的是,在老王的網點轄區(qū),最大的客戶和幾個?拖群蟀峒,生意一落千丈。“原來一天最少收七八十件,多則兩百多件,后來減到五六十件。”
讓他更不滿的是,總公司還將屬于老王的送件業(yè)務的單件提成由5毛降到2毛,僅此,老王一個月就少賺好幾千元。但快遞員并不受影響,還是送1件賺1元。
快遞員
訴苦——2年前收10單賺100元如今只能賺10元
13日上午10點,正在市中區(qū)一快遞網點內分揀包裹的王強看起來手腳麻利,游刃有余。記者上前搭訕,還沒聊幾句,他就不停地說,不好干,準備轉行。
王強說,2013年聽說干快遞收入高,他也干了這個行當。2年里,他所在網點先后換了7個老板,“最初好好干月收入過萬實現過,現在拼命干一個月也就五六千元。”
相關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