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“排毒教父”林光常的“紅薯論”、“健康教母”馬悅凌的生吃泥鰍,到“神醫(yī)”張悟本的綠豆湯,這些年,一個個所謂的大師層出不窮,打著“養(yǎng)生”的旗幟忽悠百姓。廣東省中醫(yī)藥學會疑難病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劉友章教授指出,除了政府機構加強監(jiān)管外,百姓也要學會分辨,以免盲從而上當上當。畢竟,養(yǎng)生不等于治病。
張悟本三道撒手锏忽悠人
“神醫(yī)”張悟本有三道撒手锏———茄子降血脂、綠豆降血壓、綠豆降血糖。
張悟本深諳患者害怕吃藥,不想吃藥的心理,于是就在飲食上找措施。
茄子、綠豆、白蘿卜也就是餐桌上經常見到的食物,信任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患者都對其殺手锏感興趣,
茄子降血脂———怎么把高血脂降下來?吃什么?吃“茄子”!張悟本稱,通過多年親自做對照實驗發(fā)明,“長條茄子”后果是最好的。怎么吃?“生吃”!為什么吃茄子呢?大家應當都做過菜,燒茄子,是不是擱油特多,最后油都讓茄子給吸走了,生吃茄子就能讓血液里的油脂慢慢下來了。
綠豆降血壓———張悟本稱,在高血壓患者中,只有20%-30%的人是真正的高血壓,其余全是假的。假性高血壓就是我們中醫(yī)講的氣血不通帶來的,氣不通、血就不暢。氣在身材里頭,如果老不通就膨脹,膨脹也擠著血管,血管也會痙攣……對付假性高血壓,便秘就是肺熱加大腸熱。那么先清肺。用綠豆一斤,甘草50克煮湯,天天當水喝。
綠豆降血糖———糖尿病分為兩大類:“便秘型”和“上熱下寒型”。 “便秘型是假糖尿病”。如果人便秘,好幾天一次大便,光吃不排,他的血糖能低嗎? “肺主大腸”,肺熱、大腸熱,腸熱大便就容易干燥!
于是,這個方法也就出來了———給肺、肝降熱!用綠豆一斤、甘草50克煮湯,天天當水喝!每天晚上睡覺前生吃大白蘿卜。
中醫(yī)名家提示:食療也要因人而異
對于張悟本這樣的游醫(yī)在社會上火爆的現(xiàn)象,正宗的中醫(yī)表現(xiàn)很無奈。廣東省中醫(yī)藥學會疑難病專業(yè)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劉友章教授說,現(xiàn)階段,我國大眾的醫(yī)學知識普及率仍低,大眾廣泛缺乏對醫(yī)療養(yǎng)生書籍的斷定才能,多是盲目跟風,人云亦云。
先說“張神醫(yī)”的茄子吸油,生吃茄子就能下降血里的油脂,顯然張悟本錯認為茄子在血管里吸油脂。再說便秘,并不是只有腸熱才會便秘,虛寒的人也會便秘,虛寒者用綠豆就會適得其反。
實際上,中醫(yī)認為,“食療”是中醫(yī)調理身材、幫助治療的方法,能作為食療的食材,必定有寒、熱、溫、涼之偏,因此,也確定是因人因地因時制宜,不可能是“千篇一律”。但是如果盲目地不加辯證地去照抄照搬,確定會吃出病來。比如綠豆,脾胃虛寒的人就不能長期大批吃綠豆,否則很可能引發(fā)腸胃不適。國醫(yī)大師鄧鐵濤教授主意,重癥肌無力患者不宜吃綠豆和白蘿卜。
信任張悟本不是第一個,也不會是最后一個受追捧的“養(yǎng)生專家”。劉友章提示,對于民間傳播的“食療方”,百姓要學會多問幾個為什么, “我的體質是否合適吃這種食物?”“要吃多久,怎么吃?”讓自己吃得明白放心。(文/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信員 張秋霞)
相關閱讀